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8752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5期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心、脑等器官功能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危险因素[1]。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紊乱现象,且高血压患者的发生率较之正常人群更高。在临床中,阵发性房颤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导折返环引发的许多小折返环而引起的;若是在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较易诱发动脉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大多数房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心房活动,导致心房机制逐渐衰退,提高了脑卒中的发生率[2]。有研究资料表明,房颤的出现和患者的心房重构、炎症反应等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心房重构又与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一定的关联[3]。目前,在临床中,房颤的常用治疗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而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4]。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并分析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50~65岁者;②经检查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患者的收缩压(SBP)≥140 mmHg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1 字符